中草药图文百科 https://www.huayoumeng.com/ 核心观点 当前我国制造业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作用较弱。从这个角度看,要更好地维护和增长经济恢复发展的态势,下一步首先还是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在政府投资等各项措施的导向中,把扩大就业放在重要位置。要更加重视引导和提高劳动报酬水平,从而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能力提升,只有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才能进一步扩大消费,包括进一步扩大对高质量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从而更好地畅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循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许召元 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与基石。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既面临着疫情防控措施正常化、经济发展进一步恢复的积极有利因素,也面临着世界经济低迷外部需求不足,且产业升级面临发达国家打压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激烈竞争的压力。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取得了3.0%的增长速度,且增长有进一步回暖态势。从制造业投资增速和投资结构看,我国工业仍将延续稳定增长和持续升级的态势。 一季度工业在较高基数上取得了较好的增长成绩。一季度,我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分别同比增长3.8%、3.0%和5.4%,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3.0%,表面上看似乎增长速度最低,但实际上累计看,2020年以来我国工业的增长速度仍然很快。2020年一季度我国工业生产受疫情冲击,同比下降了8.4%,但2021和2022年一季度分别同比增长24.5%和6.5%,3年年均增长速度为6.7%,超过2020-2022年GDP年均4.5%的增长速度。因此,今年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3.0%,是在过去3年工业增长速度显著超过农业和服务业的高基数上取得的较好成绩。 工业增长慢于服务业是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一个正常现象。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随着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我国服务业增长速度平均快于工业1.7个百分点(2012-2019年),其中2015年后服务业增速平均快于工业2.4个百分点。但2020年受疫情冲击以来,服务业增速反而慢于工业1.7个百分点。2013年一季度工业慢于服务业增速2.4个百分点,基本符合疫情前几年(2015-2019年)的产业发展态势。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制造业内部不同技术水平产业的增长速度显著不同,体现出强烈的结构升级现象,也体现了当前阶段我国低技术行业面临激烈国家竞争的情况。在制造业内部,按照技术水平不同,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主要是食品加工业、烟草、饮料和酒、木材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纺织服装业(属于低技术产业)、其他低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家具制造、印刷和记录媒介制造,文化教育工艺美术品制造业)、中低技术制造业(主要包括石油加工和炼焦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业,以及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制造业(主要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和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以及高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这6类,2023年一季度,这6大类制造业中,以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1%,纺织服装和其他低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了7.1%和7.2%,同时,中低技术和中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3.2%和5.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向中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升级的态势明显。这种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纺织服装等中低端产业面临着东南亚等国激烈竞争有关,我国已经出现一部分低端产业向外转移的现象。 从最终需求的源泉看,一季度制造业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能力旺盛而需求相对不足,因此观察不同需求产业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需求增长特征,也能看出政策的效果情况。一季度我国消费拉动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负增长0.6%,出口拉动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9%,而投资拉动型制造业同比增长4.8%,其他是一些由多种需求综合拉动的产业增长最快,达到6.2%。制造业的分类增长情况清晰地说明了当前我国消费和出口动力相对不足的态势。在消费品领域,除了烟草业增长9.2%,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3.3%以外,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纺织服装、造纸、印刷和医药制造业全面出现了负增长。主要的出口型行业中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同比负增长1.2%,家具制造业同比负增长12.9%,纺织业和文教体育用品业也都出现了负增长,仅有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6.5%。此外,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与此相对应,投资拉动型产业大多保持较快的增长,比如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业分别增长6.0%和7.0%,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3%,显著快于其他行业,体现了投资拉动的特征。说明消费和出口增长动力仍然有待进一步恢复。 从投资增长态势看,我国制造业部门仍将保持稳步复苏态势。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实际增长7.1%,实际投资增速居于2017年以来的较高水平。投资不仅对当期经济增长起到直接的实际拉动作用,还会对各产业的后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因为各产业的投资将成为各产业扩大规模或者产业升级的重要投入,如果一个产业投资增长快,也说明该行业对增长的前景较为乐观。从几个重要投入领域看,一季度我国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5.8%,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0%,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8%,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总投资增速1.9个百分点。预示着制造业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增长有可能出现稳步复苏的状况。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对产业升级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一季度的投资结构中,一个重要特征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无论是高技术制造业,还是支撑产业升级的高技术服务投资都有这个特点。从制造业大类看,一季度以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1.0%和23.2%,而低技术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基本上呈负增长态势,中高技术产业也有良好的增长态势,一季度累计投资增长14.4%。细分看,不少高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例如,一季度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长43.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5%,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29.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投资增长33.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20.0%,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这预示着我国实体经济将呈现明显的结构升级和质量提升的特征。 总体来看,一季度我国工业在前期高基数上实现了稳定增长,虽然增长速度只有3.0%,绝对值并不高,但制造业发展体现了明显的升级特征,突出表现在中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其他制造业,制造业发展呈现明显的“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的增长态势。而且从各行业投资的发展态势看,高技术制造业还将保持较快的投资增长态势。 对制造业内部增长态势的分析也发现,当前我国制造业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作用较弱。从这个角度看,要更好地维护和增长经济恢复发展的态势,下一步首先还是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在政府投资等各项措施的导向中,把扩大就业放在重要位置。要更加重视引导和提高劳动报酬水平,从而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能力提升,只有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才能进一步扩大消费,包括进一步扩大对高质量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从而更好地畅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循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监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制丨李丕光王彧刘卫民 主编丨毛晶慧编辑丨谷云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