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露专辑百度云下载 前言: 说到宋庆龄,我们能联想到的有很多。伟大的传奇女性、坚韧不拔的女革命家、爱国主义战士。或者,是孙中山的夫人、宋美龄的姐姐、宋嘉树的女儿,但唯独没有李燕娥。 但就是这个李燕娥,却偏偏是陪伴了宋庆龄最久的一个人。 她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保姆,照顾着宋庆龄的日常起居生活,却在得病去世之后,被宋庆龄安葬在了上海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地,就在宋庆龄的父母墓地旁边。 宋庆龄在墓地右侧,也给自己留了一块墓地。几个月后,宋庆龄因病逝世,与李燕娥合葬。 宋庆龄痛心李燕娥逝世 1981年2月5日,时间倒退回李燕娥因病去世的那一天,宋庆龄当时也已经生了病,她流着眼泪,怀着沉重无比的心情给她的朋友写了一封信,她在信里说: “我要痛心地告诉你,我可怜的燕娥因病去世了,前几天我送她下葬,将她的骨灰,埋葬于我父母的身边。因为对于我来说,燕娥就是我的家人啊!“ 54年的陪伴,不管对于谁来说,都几乎是一生了。 我们的一生,陪伴我们最久的可能就是家人。人生的旅途上,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孑然一身独行着,一路上或许有人相伴,但是匆匆陪一程的人很多,从头陪到尾的人少之又少。 李燕娥从17岁开始,直到逝世,她的人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陪伴在宋庆龄左右。 苦命人 李燕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是一个普通的渔家女子。她的身世充满了苦楚和宿命的味道,也是那个乱世里很多普通女子的真实写照。 在李燕娥很小的时候,就遭遇了父母双亡的命运,之后,还算是好心肠的叔父一手把她带大。 李燕娥就每日跟着叔父漂泊于水面之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打渔、跑运输的生活。 那个年代,普通人家能吃饱穿暖都是奢侈的事情,李燕娥自然也是没有机会去读书的。但是李燕娥性格爽朗、为人乐观,非常擅于和人打交道,也有着倔强不服输的性子。 16岁那年,叔父张罗了一番,替李燕娥寻到了夫家。 叔父把李燕娥养大的,现在为她寻了下半生的依靠,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但谁知道,李燕娥嫁的丈夫,却是一个好吃懒做、每日只知道喝酒赌博的男人。 李燕娥结婚后的日子并没有比之前好过,反而更糟糕了。 家中家徒四壁、捉襟见肘,没饭吃是常有的事情。而且丈夫每次回家来,稍有不如意,或者自己心情不好,就会对李燕娥一顿暴打。 过了一年,李燕娥终于受够了这样的日子,她还不到20岁,不想自己的人生就要和这样的人共度。 1927年,倔强的李燕娥在一个夜晚从家里跑了出来,一路上她受尽了苦,终于千里迢迢地来到了大上海。 李燕娥到上海来投靠同乡谭妈的,谭妈是孙中山先生的外甥女,之前给他们做过一段时间的管家,宋庆龄对谭妈也很是信任。 谭妈想把李燕娥,介绍给当时缺少佣人的宋庆龄当保姆。当时的宋庆龄,在李燕娥的眼里,高贵、优雅,穿着漂亮的旗袍,完全和她是两个世界的人。 李燕娥怯生生地站着,一身破旧的衣服倒映在宋府光亮的地板上,这贵夫人却是对她十分亲切。 听完了谭妈妈的诉说之后,宋庆龄很是同情这个年仅17岁的小姑娘,她拉着李燕娥的手,对她说: “你这小姑娘,真是好可怜哦!你就留在我身边吧。” 于是,从这天开始,李燕娥就成为了宋庆龄的贴身保姆,一直陪伴在宋庆龄的身边。 相识于血腥风雨的年代 李燕娥对宋庆龄生活上的照顾,是非常细致且尽心尽力的。 宋庆龄很爱干净,不喜欢屋子里有灰尘,李燕娥每天大清早就起床,用抹布把家里的每一处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宋庆龄爱穿旗袍,李燕娥就把她的旗袍,按照颜色分类挂得整整齐齐,保证每件旗袍都是平整得没有一丝褶子。 宋庆龄爱吃上海菜,李燕娥虽然从广东来,并不会做上海小菜,但是她很快就熟记下宋庆龄的口味,每天赶早市去买最新鲜的食材,回来给宋庆龄做。 当时,宋庆龄女士因为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她的身份和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多少双眼睛,都在阴险地盯着宋庆龄和她身边的人。 李燕娥常伴宋庆龄左右,自然也引起了对方的特别关注,要想得知宋庆龄的情况,就要从她的身边人身上下手! 有一次,李燕娥外出,遇见了一个中年妇女,两人在同一个摊子上买菜,就聊上了几句。 这妇女说自己是上海人,菜做得很好,可以把自己的手艺教给李燕娥。 她对李燕娥非常热情,每天都陪她一起去买菜,与她聊天,还给李燕娥送东西,一来二去,这两人就成了朋友。 但是很快,李燕娥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妇女的奇怪之处,她总是跟着自己,而且表现得过分热情,还总是向自己打听一些关于宋庆龄的事情,而且问得越来越细致。 李燕娥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回去就把有关此人的消息告诉了宋庆龄,没过几日,宋庆龄派去的人,果然查到了这妇女是国民党反动派的间谍! 李燕娥当即就不再去那个菜市场,与这妇女断绝了来往。 这一招不成,敌人又想出了新招数。 没过多久,李燕娥就在宋庆龄寓所的附近,巧遇了一位长相英俊的“汽车司机”。 一次又一次地不期而遇,这位汽车司机对李燕娥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赞美着李燕娥的淳朴可爱,又约她去吃小吃、看戏。很快,年轻的李燕娥就接受了他的追求,开始和他交往。 其实这位英俊的汽车司机,则是国民党特务对李燕娥使出的“美男计”。 这一次,特务机构还专门嘱咐,不要急于从李燕娥身上套话,要慢慢来。 他们还是低估了李燕娥和宋庆龄的关系,没过多久,李燕娥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宋庆龄,宋庆龄派人去查,果然又发现了这位“男朋友”也是个特务! 于是宋庆龄嘱咐李燕娥,不要再和这个男人来往,李燕娥虽然对这个男人已经有了一些感情,心里觉得很难过,但还是认真地听从了宋庆龄的建议。 经过了这两件事,也让聪慧的李燕娥意识到了,她如今作为宋庆龄身边最亲密的人,是多么敏感的一件事情。从那之后,李燕娥便成为了宋美龄身边“不拿枪的警卫员。” 所有她认识的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都可能会影响到宋庆龄。 从此之后,李燕娥就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外面根本不理睬任何陌生人。 为了保证宋庆龄的安全,所有家送来的信件和包裹,李燕娥都会先行检查,生怕夫人受到任何威胁和伤害。 有一次,李燕娥在送来一封信件里发现了两颗子弹,第一次见到这些东西的她被吓得不轻,但是她还是紧紧地抓住信封,跑到寓所外面扔掉了信。 还有一次,宋庆龄让经常做衣服的裁缝店派一个人来家里做工,结果来的是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裁缝。 李燕娥非常警惕,全程看在这位裁缝身边,寸步不离,直到裁缝做完了工,李燕娥把他送出了寓所的大门,才算放下心来,回到宋庆龄的身边。 乱世中的姐妹情深 李燕娥陪着宋庆龄住在香港寓所的时候,有一次,发生了一次空袭,敌人的炮弹一颗接一颗地投下来,把附近的房屋炸得粉碎。 李燕娥冒着炮火跑出房间,观察了一番之后,冷静地搬来梯子架在了后院的院墙上,又回屋把宋庆龄扶出来,保护着她爬上梯子,爬出院外。 看着夫人已经安全之后,李燕娥不顾劝阻,又独自冒着危险返回房子里,把宋庆龄一些重要的文件和物件搬了出来。 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宋庆龄也发现李燕娥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虽然她目不识丁,但是她聪明机智。 虽然她有很多事情不太懂,但是她对自己无比忠诚,愿意付出一切来报答自己的恩情,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就这样,一主一仆两人的心,在这些充满危机、风雨飘摇的日子里贴得越来越近,宋庆龄不再称呼李燕娥“李妈”,而是开始叫她“李姐”。 虽然李燕娥小她十几岁,但是在宋庆龄的心中,这位像亲人一样对她忠心不二、照顾妥帖的保姆,如今已经是她的家人、她的亲人了。 李燕娥对宋庆龄的照顾和忠心,是发自内心的,她从来没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 对于李燕娥来说,这样一个出身贫苦、从小吃不饱穿不暖,又几乎被丈夫打死的逃难女孩,能够被宋庆龄这样的大人物留在身边,已经是她此生最大的幸运了。 在那些风雨飘摇、充满着黑暗的日子里,李燕娥始终是宋庆龄身边最温暖的火苗,是黑夜里等她回家的一盏灯,也是她身边默默付出的保护者。 所以,宋庆龄对李燕娥,也是充满了家人般的爱。 在李燕娥来到宋府不久,宋庆龄了解了李燕娥丈夫对她做的那些事,非常生气,就找律师帮李燕娥解除了婚约,还登报声明了两次,还给了李燕娥一个自由身。 “美男计”事件之后,宋庆龄考虑到李燕娥,可能还是需要一个自己的家庭,就多次托人想帮李燕娥找一个合适的对象,但是都被李燕娥拒绝了。 宋庆龄时常在家中无人时,邀请李燕娥坐下来和她一同吃晚饭,李燕娥觉得不合适,婉言拒绝,宋庆龄就拉着李燕娥的手说: “你在我心里就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姐妹了,哪儿还有什么主仆之分呢?不要再和我这么客气了!” 宋庆龄的家中,经常有人来拜访,带来一些特产和国外的吃食,每次宋庆龄都会分给李燕娥,让她也尝尝鲜。 李燕娥是广东人,这些年一直陪着宋庆龄走南闯北,宋庆龄怕她想念家乡,于是每次有朋友从广东过来,她就会托人给李燕娥带一些广东的特产。 李燕娥不识字,但是对学习很感兴趣。 宋庆龄虽然没时间教她读书识字,却买了一台收音机放在李燕娥的房间,让她闲暇之余可以听听广播里的新闻和音乐,一方面学习知识,一方面也打发无聊的时间。 每次李燕娥的生日的时候,宋庆龄都比李燕娥自己记得还清楚,提前为她准备生日礼物,还会订蛋糕,和李燕娥一起庆生。 在得知李燕娥身患癌症之后,宋庆龄更是急得止不住地掉眼泪。 她动用了自己的所有的关系,把李燕娥送去了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又给她找了当时最好的肿瘤科大夫。 每每来到李燕娥的病床前,看到李燕娥因为病痛的折磨而憔悴的脸庞,宋庆龄心痛不已,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轻声地安慰着她。 当李燕娥因病去世之后,宋庆龄把脸贴在了李燕娥的黑白遗照上,就好像再一次贴在了李燕娥的脸庞上,她的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地落下来。 她说,要把李燕娥葬在宋氏墓地,并且等自己百年之后,她也要回到宋氏墓地,和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姐妹李燕娥同葬。 人与人之间,往往就是这样奇妙的际遇。 宋庆龄和李燕娥,一个是伟大的传奇的女革命家、一个是出身贫苦目不识丁的小保姆,却在这绵延了半个世纪的羁绊里,成为了世界上最亲密的姐妹。 生前,她们相互扶持、互相爱护着度过了大半生,参与了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每一个时刻。 失去了家人的她们,替自己在这世界上,寻到了另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死后,她们合葬一墓,宋庆龄用这种方法证明了她说过的那句:“我和燕娥就是亲姐妹!燕娥就是我身边不拿枪的警卫员。” 这一段乱世中的友谊和情谊,是如此是令人感动,如此令人赞叹不已!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