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激光打标机 1977年,一首名为《交城山》的歌曲定稿。这是一首传唱华国锋同志的歌曲,歌词十分朴实无华。歌曲定稿之后,《交城山》这首歌便被送到了中央宣传部门进行审核,审核一过就可以发行了。 纪登奎 那时,大家都认为这首歌能够得到审核人员一致的认同,但是当时负责宣传工作的纪登奎,却一票否决,被问及原因,他只说了一句话:“这首歌要是唱出去了,让老将军们作何感想?” 一、《交城山》与华国锋 1976年10月,姚文元等人被捕的消息传出,掀起了欢乐的热潮,人们忍不住欢呼,为害十年的四颗灾星终于被一举扫落,崭新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见到此情此景,作为打掉四颗灾星的主力人员之一,华国锋心中也是十分高兴,不知不觉间,他又想起了毛主席,毛主席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要是毛主席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想必也会很开心的吧! 毛主席和华国锋 华国锋还记得,他与毛主席第一次见面的时间,是在20多年前。50年代中期,由于华国锋农业的工作做得很好,毛主席在视察长沙的时候,专门找来华国锋,他要亲自见见家乡的父母官,当面考察。 此时的华国锋34岁,参加革命近20年,见到毛主席时,他虽然内心十分激动,但是在回答毛主席的问题时,不慌不忙,有条有理,对答如流。毛主席一看,心中满意极了。在离开之前,毛主席还与华国锋等人合影留念。 1957年,华国锋被调到省委任统战部长,一年后任副省长。自从华国锋到省里工作以后,他见毛主席的机会就更多了。 因为毛主席很重视统战工作,从1954年起,经常回到湖南,久而久之,便和湖南的民主人士特别熟,老朋友很多。 如此一来,毛主席回湖南,就从经常变成了每年,每年回来湖南,他都要看望看望,或者是宴请这些民主人士。 期间,毛主席多次和华国锋谈话,知道他实干、工作细致,是个老实人,便提名他为湖南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此时,华国锋只有38岁,这样的年龄在全国省委领导中也是年轻的。 对于毛主席的重视,华国锋心中是十分激动的,而在激动之余,华国锋默默发誓自己一定不辜负毛主席的期待,要带领湖南人民努力建设新中国。 于是,之后不管是在农业建设上,还是工程建设上,华国锋都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完美的答卷,比如说推动杂交水稻研究,比如说负责指挥建设韶山灌区。 在1966年到1976年的那十年里,华国锋一直坚定地站在毛主席身边,先后参与和主持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在国务院工作期间,华国锋全力协助周总理,主持日常工作,周总理逝世之后,华国锋又在毛主席的支持下,独立主持日常工作,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而在工作之后,华国锋都要去给毛主席汇报工作内容。在一次华国锋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和全国的形势时,毛主席拿起放在沙发旁小茶几上的铅笔,十分费劲地在白纸上写道:“你办事,我放心。” 这是毛主席对华国锋的信任与支持,也是对华国锋深深地期待,有些事主席的身体是不允许他做了,所以主席希望,能够由华国锋来完成未尽的事业。 华国锋没有辜负主席的期待。1976年毛主席逝世之后,作为深受主席信任的“接班人”,华国锋暗中与中央其他领导人,比如叶帅等,谋划布局,终于在10月6日,一举将祸害人民的四灾星一网打尽。 10月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会议,通报了昨天的战果,所有人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做出决定,由华国锋担任主席一职。 原本,中央决定将“战果”保密两个月,但不知怎么消息先传了出来,这样中央便正式公布了这个消息,同时也公布了华国锋任主席的消息。 瞬间,全国人民一片欢喜。而在华国锋担任主席的事实确定下来之后,要做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全党、全国人民,尽早认识和认同这位新的国家领导人。 在这种情况下,华国锋的画像开始悬挂在全国的各个地方,《交城山》这首传唱华国锋同志的歌曲,也是在样的新形势下产生的。 1977年,这首歌几经过修改,终于完成了定稿,随后便被送到中央宣传部门,进行审核。而此时负责宣传工作的纪登奎,看完之后,直接一票否决。 二、纪登奎否决《交城山》 纪登奎生于山西武乡,在1937年时参加了革命工作,并于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岁月里,他打过日寇,参加过解放战争,剿过土匪,一生的革命功绩也算得上是可圈可点。 由于能力突出,新中国成立之后,纪登奎担任了许昌地委书记,兼任许昌军分区政治委员等,此时的他才20多岁。 要问纪登奎如何从许昌一个地委书记,变成中央的宣传部门的宣传人员,那还要从1951年说起。在这一年,纪登奎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其实,在担任许昌地委书记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纪登奎只在广播里听闻毛主席的形象,他做梦都想要和毛主席见上一面。原本,纪登奎认为自己的这个梦想就只是一个梦想,但是他想不到梦想在1951年成真了! 1951年的春天,毛主席乘专列沿京广铁路南下视察,途经许昌的时候,便召许昌地区的负责人,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这样,时任地委副书记的兼任宣传部长的纪登奎,便见到了毛主席。 高兴归高兴,但纪登奎也并没有被兴奋冲昏了头脑,他认真而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许昌地区的历史文化、乡土风情、资源物产等概况,汇报了土改、治淮、农业生产以及宣传方面的工作。 毛主席见纪登奎年纪轻轻,但表现出来的行事态度却十分稳健,对他的好感倍升。毛主席还想要看看纪登奎是不是一位实事求是、有胆识、人品高尚的好同志,于是主席在纪登奎汇报完工作之后,问了他六个问题。 这六个问题,都是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对此,纪登奎毫不掩饰,没有顾左右而言他,更没有假言蒙骗,而是在总体上做了实事求是的回答,毛主席甚为满意。因此,在此后的几年中,毛主席到河南十多次。 每次去,毛主席都要把纪登奎找来,听他汇报。而在这过程中,毛主席也对纪登奎的能力和品格有了相当的了解,发现他确实是一个实事求是、扎实稳健的好同志,因而对他愈发欣赏,还称呼纪登奎为“老朋友”,这是极为少见的。 由于毛主席的赏识以及信任,也由于纪登奎出色的工作能力,他得到了提升,到1968年,纪登奎的职务已是河南省委书记了。 不久纪登奎又被提拔到中央,在1969年,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此后便任国务院副总理一职,同时负责中央的宣传工作。 可以说,纪登奎能够一路高升,少不了毛主席的赏识,而毛主席对他的赏识,又来自他自身的能力与实事求是的、做事扎实的做事态度。也正因为这样,纪登奎才会对《交城山》这首歌进行“否决”。 原来,在《交城山》这首歌里,有一句词是这么写的:“交城的山交城的水,交城出了个华政委。”这一眼看过去,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纪登奎却认为这样的词是不妥的,不妥就在于“华政委”三个字。 纪登奎和华国锋同为山西老乡,后期又同在中央工作,对华国锋也算是知根知底。他清楚华国锋这个“华政委”的称呼,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 那时由于华国锋工作能力出色,便出任了交城县委书记一职,同时兼任政委工作。如此以来,“华政委”这个称呼就在山西人民中流传开了。 华政委也就是一个县大队的政委,一个县政委手下也就18个兵,纪登奎认为,华国锋带着18个兵的时候,党内那些名将,比如粟裕、陈锡联、肖华、杨成武等等,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将军了,手里指挥着千军万马,与这些老将军相比,华国锋着实是资历不够。 纪登奎(前排左数第二) 在纪登奎看来,全国那么多资历更高的政委不唱,要是唱华政委,这让那些指挥过全军万马、驰骋疆场的老将军们如何作想呢? 虽然当时因为要让人民尽快认识到新任国家主席华国锋,所以才创造了这首歌,是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但是在宣传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考虑得更加全面呢?毕竟要是考虑得太片面,到时候也达不到太好的宣传目的。 因此,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纪登奎就一票否决了。而当纪登奎投了否决票之后,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十分惊讶,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他要反对,明明这是一首很朴实的歌曲。 当时,工作人员实在想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便问纪登奎为什么要投反对票。纪登奎立马对此作出了解释,最后说道:“这歌唱出去了,那些将军们听了以后,心里作何感想呢?” 不过,虽然纪登奎当时反对发表这首歌,但是由于那时需要快速让大家认识并了解华国锋这么一位新的领导人,因此这首歌还是传唱甚广,大家都知道“交城出了个华政委”,认识了这位新的国家领导人,达到了最终的目的。 而之后对于这件事,纪登奎岁仍然觉得发表这首歌不妥,但他也清楚其他人的考虑,所以也没再发表什么意见。此后,纪登奎继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一直到1980年,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他辞去了所担任的所有领导职务。 1983年,纪登奎在中央的安排下,到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后,纪登奎相对清闲了起来,工作之余,也有时间回忆过往,原本他是决定要挟两本回忆录的,可惜的是,还没有动笔,便因病逝世了。 1988年7月13日,纪登奎因突发心脏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 三、总结 其实,从《交城山》这件事情来看,纪登奎的考虑并无道理,所以做出否决的态度也无可厚非,这反映出他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是一个考虑问题能够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人。 而后续他的表现,更是表现出他是一个有大局意识的人。而纪登奎的所有反应,是基于他始终是站在为国家好的立场上,他是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者。 参考资料: 《我的中国心》;凤凰卫视;2012年7月21日 《毛泽东五次选择接班人为何最终选择了华国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12-10 《毛主泽的“老朋友”纪登奎》;彭劲秀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